如果面對鏡子忽然覺得自己的面目有些陌生,就把自己放逐吧。放逐到沙漠中,在那些炙熱的烘烤和風沙的呼嘯中,讓那些你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醒過來……
沙漠極限旅于我而言,戶外旅的意義更多地就在于此吧?在零的原點,找回自己最真實的狀態(tài)。
穿越庫布其沙漠的第3天,在我忍著腳上5個水泡的疼痛趕路時,聽到身后杭州那位大大咧咧的女生在說:“老娘現(xiàn)在走路用的已經不是腿,而是意志力了!”覺得深有同感。
穿越沙漠,多半是憑著一些好奇、一些長河落日圓和塞外豪情的幻想。沙漠是這樣一個地方,不管你因什么而來,它會讓你忘了來時的目的,找到堅持、意志、忍耐、持續(xù)、不放棄、堅定……
你遺失在都市生活中的那些,就在這里。確切地說是庫布其歸來后,再去追尋庫布其的來歷的。當我回首發(fā)現(xiàn)那些發(fā)生在庫布其的典故時,不由得有些愕然。
網上查到06年有多名學生迷失在庫布其,而當年5月1日,又有一名北京女生因中暑體力不支而在穿越途中溘然長逝。想起穿越第一天暴曬在同樣溫度的陽光下渾身的水分快被吸干的情形,恍然覺得我們的幸運:第二、三天的日頭沒有那么毒……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六大沙漠,它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厮萆蟼世紀初,庫布其沙漠作為從山西到內蒙包頭的必經之路,成為山西一帶父老鄉(xiāng)親“走西口”的命運就系在這把弦上。“一路黃沙命交天,生死都在沙里邊”,臨走前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燒紙錢,因為前行的途中隨時可能被吞沒在漫漫黃沙中……“走西口”的路上穿越茫茫的沙漠,生死就在一線間。
所以,似乎這一帶始終帶著悲壯與蒼涼。穿越從恩格貝開始。一踏上烈日暴曬的沙地,就覺得此次的徒步有些不一樣。整個沙子都是熱的,空氣是熱的,隨著腳步,水分從身體四周蒸發(fā)。只聽得自己干涸的呼吸。
收隊“路燈”在傳授經驗:“用頭巾潤濕后蒙在嘴上,呼吸到潮濕的空氣,嗓子就不干了”。試了試,還真管用。好想咕嘟咕嘟大口灌水,但不敢多喝。生怕喝多了,下一程斷水。
走得累了,真想就此停步。如果不是沙漠,完全可以停下來好好休整。但在沙漠,停步意味著你將斷水,意味著你無法趕到預定補水區(qū),當然更無法回頭。況且,整個沙子是熱的,暴烤的身體,休息越久,感覺越脫水。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向前走……
到終點時長長舒了口氣,第一感覺是:終于可自由自在地喝水了……
隨后的兩天,太陽收斂了許多。以為老天爺真的仁慈起來,但我們又遇上了從未見過的風沙和沙塵暴……
風卷著沙子過來,只要一坐下來,滿地的沙往身上鉆,連耳朵里、嘴巴里甚至鼻孔里……感覺整個人都被沙子吞沒了。走得累了,只有背對著沙風 勉強休整。如果你躺在地上,只需幾分鐘,就可能被埋上一身沙子……
龍頭拐那一夜,所有隊員都將終身難忘。那夜我們在沙地扎營,四周除了一汪泛著渾濁的泉水,一切都令人無言。風猛灌著剛搭起的帳篷,沙地上帳篷沒法好好打地釘,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吹起。好不容易把帳篷搭好,幾分鐘之內,帳篷的里里外外連睡袋和防潮墊全進了沙子……旁邊“小愛”在說很懷念前一天在草地上的營地,我說現(xiàn)在才知道,之前的每一天我們都過的不錯。
那天傍晚我沿著草地一直走一直走,想尋找一處沒有沙子的新營地,甚至幻覺前方的草地上似乎有一排樹林,但結果卻是徒勞――草地在沙漠的下風向,無論在哪里,都躲不了風沙的“熱情”……
最頭疼的是:如何在漫天風沙中埋鍋造飯?聰明的同學扯了一個外帳把爐頭遮起來,大伙躲在外帳下煮方便面?芍灰阍趲ね舛似鹈嫱耄肜镆欢纯田w進無數沙粒。也只能將就著吃了……
第三天見識到了傳說中的沙塵暴。風帶著沙子卷過來,前面的人的腳印一下子就沒了,只能勉強探路前行。尤其當你在山巔,分不清哪個方向吹來的狂風,讓你整個人搖搖晃晃,隨時可能被風卷走……單薄的隊員只有手拉著手,才勉強站穩(wěn)腳跟。
一切足以把關于沙漠的任何幻想碎裂得一干二凈。風越來越大,甚至還下起了雨,被淋濕的抓絨衣裹在身上直發(fā)抖……
幸好,此刻我們已臨近終點響沙灣。